2019年10月26日至27日,第十二届全国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会议由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全国数十家单位的近8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开幕式由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辞书出版社总编辑王祝英主持。
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致欢迎辞,西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刘义兵,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孟蓬生,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主任谭景春致辞。孟蓬生研究员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给予文献所的充分信任表示诚挚感谢。他深情地回忆了辞书和辞书人对于自己的学术进步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向在场的数位前辈学者表达了谢忱和敬意。谭景春研究员代表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对主办单位和各协办单位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会议阵容强大,规模空前,参会人员年龄层次结构合理,使得我们对于辞书编纂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他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语文辞书工作者在辞书大国走向辞书强国的道路上一定会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致欢迎辞
西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刘义兵致辞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孟蓬生致辞
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主任谭景春致辞
会议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韩敬体、晁继周、李志江先生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徐祖友先生等4位资深辞书编纂专家出席会议并做大会报告。
韩敬体先生的《丁声树先生和辞书编纂》梳理了丁声树先生的学术生平及其编纂辞书的特点。丁声树先生的学术生涯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从事辞书编纂工作,他的工作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少而精,二是务实。20多年间,丁先生主持或参与编纂、修订了4种辞书,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作为辞书编纂大家,丁先生编纂或修订出来的辞书每一部都是精品。
韩敬体(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晁继周先生的《我的辞书路》首先以《现代汉语词典》为线索,探讨了几个辞书的相关问题。他认为,根据谢尔巴的理论可以将《现代汉语词典》界定为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型词典。树立科学的语文规范观对于辞书工作者非常重要。他指出,处理异形词问题正确的原则应该是:重视理据、参考词频、照顾系统、遵从习惯。此外,晁先生还结合自己40余年的学术经历,与大家分享了三点体会:献身辞书工作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奉献精神;辞书人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特别强调要有“主编意识”;同时也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晁继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李志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徐祖友(上海辞书出版社)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老所长喻遂生、张显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谭景春,南开大学文学院王吉辉,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郭龙生、王敏,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安华林,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王东海,西南大学文学院李仕春,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于峻嵘等专家学者也做了大会报告。
喻遂生先生的《〈纳西东巴文大字典〉编纂的几个问题》梳理了bet188体育官网_188比分直播【首页】:东巴文辞书编纂的四个问题:一是定位问题;二是材料问题;三是字形收集问题;四是编纂工作如何分阶段推进。
喻遂生(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张显成教授《论大型语文辞书失收的西北屯戍汉简的“貰买”“貰卖”——兼论大型语文辞书对西北屯戍汉简词语的收录问题》从训诂学、词汇学角度对“貰买”“貰卖”的意义作了考察,并列举相关历史事实说明其使用之广泛。他认为,大型语文辞书编纂应该重视对西北屯戍汉简词语的研究考释并酌情收录。
张显成(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谭景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0月26日下午至27日上午,大会进行小组报告。与会学者围绕语文辞书编纂与词汇语义学理论、语文辞书与传统文化传承、品牌辞书修订与辞书编纂现代化、出土文献与辞书编纂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8位学者参加小组报告。
郭小武研究员《单音相对词平衡性评析——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指出,相对词体现着人类思维的基本模式和评价事物的基本分域,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现汉》对于相对词的处理整体是好的,但仍有完善空间,因而值得系统测查、探讨,为修订提供参考。王楠编审《语文词典中常用词语的收词立目问题举例》结合《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A系列中《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对目前几部常见大中型语文词典中“单人”“双人”“周日”“星期天”“星期日”的收词及“男朋友”“男友”“女朋友”“女友”主副条的确立等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并对相关词典对这些词条的收词释义提出建议。
杜翔研究员《试论〈现代汉语词典〉倒序本的编纂实践》通过大量实例,详尽介绍了《现代汉语词典》倒序本的编纂缘由、体例的调整变化以及内容的检查与修订。
张洁副研究员《语文辞书中“旧读”的分析与思考——以〈新华字典〉为例》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对《新华字典》“旧读”的注音情况进行研究,探讨了《新华字典》中“旧读”音处理的特点、合理性和存在的不足,为《新华字典》的进一步修订了提出了建议。
张永伟副研究员与北京大学俞敬松副教授合作的《智能辞书的义项动态排序研究》指出,义项动态排序将成为智能辞书的基本功能之一并大大改善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借助自然语言处理的歧义消解技术可实现义项的动态排序。文章还分析了实现义项动态排序的困难以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王迎春博士《〈现代汉语词典〉中比喻义的释义模式》总结了《现汉》(第7版)的8种释义模式,指出应该选用既能如实反映出词义的本质又符合词典编纂体例的释义模式,同时也要增强读者意识,选取能够提高读者阅读效率的释义模式。
解竹博士《浅析面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方式副词词汇语义与句法功能关系——以“稳步”为例》利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考察方式副词“稳步”的句法功能及出现条件,并结合微观层面的词义分析沟通词义和功能,试图建立面向汉语教学的方式副词的分析模式,为汉语教学和学习型辞书的编写提供资料。
范文杰博士《〈新华字典〉(第11版)的几个义项确立问题》认为,应当在系统性、本源性、时代性等方面,对《新华字典》现有义项进行与时俱进的优化、调整,以便利读者阅读,进一步增强《新华字典》的实用性。
10月27日下午,在经过为期两天的主场报告和分组讨论后,大会完成各项预定议程,胜利闭幕。闭幕式由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所长孟蓬生主持。中国辞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秘书长杜翔做会议总结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副主任谭景春致闭幕辞。杜翔研究员在会议总结报告中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不断进步的70年,也是语文辞书编纂工作逐步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的70年。辞书作为文化的浓缩和结晶,汇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辞书的修订和完善对促进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倡议辞书人秉持大业精神,增强学科自信,“创新+实干”,奋力实现辞书强国的梦想。
中国辞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词典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秘书长杜翔做会议总结
第十三届全国语文辞书学术研讨会将于2021年举办。